甲骨文里的24节气丨说“夏至”-环球实时
夏至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,夏季的第4个节气。古时又称夏节、夏至节,也是民间“四时八节”之一。清代学者陈希龄《恪遵宪度》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对夏至之名有很形象的解释。夏至在中夏之位,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。此日阳气较盛,且白昼最长。民谚中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之说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汉字中的“夏至”吧。
【资料图】
“夏”字,最早究竟出现于什么时候?学者间的看法还有些分歧。“至”字,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,十分象形,其发展脉络也非常清晰。(文中截图取自李学勤先生主编《字源》,撰写者分别为刘桓,胡伟、郭敏珊,特表感谢!)
据《字源》中刘桓教授的观点,“夏”字始见于西周金文中。不过,不少学者相信,甲骨文中的下述字形其实就是“夏”字:
其上部是“日”,下部可能是“页”(一个突出头首部位的跪跽着的人形)。后世的“夏”字字形演变稍显复杂,不过仅从商代甲骨文到西周金文来看,其演变之迹是清晰的,依旧保留“日”旁,“页”旁下部代表人体躯干部位的部分被写成了“女”形,这在其他文字演变的过程中也是可以见到的。
《说文》:“夏,中国之人也。”在许慎看来,“夏”的本义是指“中国之人”。不过考虑到早期字形从“日”,其本义或与天气有关。今天的“夏”字,最常见的义项还是指夏季。
“至”字,像箭射到一个地方的样子,上面是一支箭,下面一横笔代表箭所射到的地方。在后世演变中,一直到小篆时,“至”的字形变化都不大。隶书时,受笔划平直化等因素影响,整个字形讹变较大,已经很难看出其最初的模样了。
“至”的本义可能是指到达,甲骨文中就常见这种用法,如“今二月师般至”(《合集》1113),大意是,今年二月份“师般”这个人会到来吧?“今三月至”(《合集》256正),大意是,今天三月会到来吧?动词虚化,甲骨文中的“至”还常用作介词,如“自上甲至下乙”(《合集》270正),大意是指从上甲到下乙的诸位神灵。
四时有序,夏至生辉。夏至是盛夏的起点。《鹖冠子·环流篇》中有“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……夏至不过不热”的说法,所谓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。气温高、湿度大、不时出现雷阵雨,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。古人对此时的天气、物候描写得十分美好细腻: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岸上踏歌声。
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(唐·刘禹锡《竹枝词》)
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
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
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
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。
亭午息群物,独游爱方塘。
门闭阴寂寂,城高树苍苍。
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。
于焉洒烦抱,可以对华觞。(唐·韦应物《夏至避暑北池》)
夏至已至,星繁蝉鸣,草木葳蕤。极昼的光芒,照亮生命的热忱。让我们同启夏日好时光,看塘头荷开,听林间风来。热烈只当是伏笔,迎接盛夏绽放的更好的自己。(本文由康金金整理)